首页
>华体(中国)公司官网>管理动态
公司2023年首场媒体开放日走进武重高速

  10月18日至19日,武重高速项目举办首次媒体开放日活动,中新社、中国日报、湖北卫视、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极目新闻等十余家媒体记者走进武重高速工程建设现场,用媒体视角记录中国能建智慧建造前沿步伐,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展现新时代项目建设新风范。

  媒体记者观看了武重高速项目简介、全线航拍视频以及智能建造宣传片,并深入工程一线,先后观摩了智慧钢筋加工厂、智慧梁场和智慧拌和站,共同探秘智能建造,了解中国能建在建筑产业智能建造方面所做的努力。

  “目前,现场已基本形成以钢筋加工数字化、预制梁生产智慧化和拌和系统管理智能化为特色的项目智能建造体系,推动了项目管理水平全方位提质升级。”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郝永兴介绍。

  在智慧钢筋加工厂内,焊花飞舞,弧光闪烁,机器人不停地挥舞手臂,焊接盖梁钢筋骨架。智慧钢筋加工厂采用数控钢筋加工设备、焊接机器人进行加工生产。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采集钢筋设备的生产、质量等信息,进行数据集成。采用自动翻样软件,大大减少配料过程,最大化使用原材料,将钢筋损耗降至最低。加工厂与智慧调度中心进行连接,通过生产计划自动推送、料单电子化、系统报表等手段,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较传统钢筋加工厂节约人工30%,钢筋综合损耗率降低40%,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智慧梁场内,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混凝土被“空中制导”精准运砼系统鱼雷罐高速送投,被“智能摆渡”布料机精准制导等一系列智能操作。采用封闭生产车间、混凝土鱼雷罐自动布料系统、高温蒸汽和自然喷淋养护系统、智能张拉压浆系统,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系统。通过三维数字孪生,结合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全面感知梁场生产、质量、安全等信息,利用智慧调度管理系统对预制梁生产、储存、运输、架设进行全过程管理,实现全天候绿色生产,达到每条生产线“日产一片梁”高效运转目标。与传统梁场相比,占地节约38%,人工减少20%,生产效率提高33%。武重高速智慧梁场是中国能建在项目上的首次应用,也是湖北省目前集约程度最高的智慧梁场。

  武重高速以打造中国能建智能建造示范项目为目标,持问题导向,聚焦价值创造,深入推进基础“334”和项目管理“十化”工程建设,重点凸显数字化工作。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装备、BIM等技术,赋能项目管理,实现工程建造少人、无人干预及智能决策和运转,达到提高建造工效,降低建造成本、提升工程质量、改善作业环境的目的。创新驱动推项目管理数字化和生产数字化,打造优质精品工程,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媒体记者表示,通过参加开放日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中国能建智能建造的全过程,对中国能建智慧工地、智能建造体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此次媒体开放日活动搭建了企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将会让社会更加了解中国能建,增加社会的认同感,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让社会感受中国能建践行中央企业的责任和担当。